国产成人免费看一级大黄_日韩国产欧美情侣视频_91极品18禁国产在线播放_国产绿帽大神在线视频_97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

信息網_資訊網

經典美文聯(lián)系我們

周口信息網 > 熱點信息 > 正文

存量時代,渠道拓展退場,用戶運營崛起?

網絡整理 2024-04-23

(原標題:存量時代,渠道拓展退場,用戶運營崛起?)

2022年是低迷的一年,金融人經歷了資本市場震蕩、疫情防控下的逆行、難度巨大的業(yè)績考核……2022年落下帷幕,疫情防控政策發(fā)生轉變,市場有所回暖,個人養(yǎng)老金業(yè)務等新業(yè)務開閘,站在這個時間點,可以說是守得云開見月明。我們認為2023年將會是復蘇與提振的一年,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迎來機遇。我們希望能與大家一起思考今年的營銷怎么做,因此提出渠道拓展VS用戶運營這一命題,希望拋磚引玉,與大家討論。

背景:渠道拓展VS用戶運營?成為必選題

財富管理線上化浪潮下的渠道變化

在基金線上化浪潮之前,資管機構的銷售渠道主要是銀行、券商線下網點,資管機構無法直接接觸用戶,只能做渠道拓展。渠道拓展是傳統(tǒng)的市場營銷理論中的概念,企業(yè)并不直接觸達消費者,而是建立經銷商網絡,其行為是銷售導向。渠道拓展的目標是經銷商,通過跟渠道談判、建立商務關系來獲得更好的銷售量。

基金互聯(lián)網銷售興起之后,資管機構紛紛搭建直銷渠道,直接進行引流獲客和運營。螞蟻、天天、銀行為搭建線上財富管理生態(tài)圈,開放平臺的一些權限給到資管機構,資管機構一定程度上可以接觸到用戶?;痄N售渠道從原來的線下演變?yōu)殂y行、券商、三方代銷及直銷四方逐鹿。

基金公司的角色從單純的產品提供方變成了資管機構+財富管理雙重身份。基金銷售的線上化給了資管機構做用戶運營的客觀條件。

存量時代陷入獲客瓶頸,從存量客戶中找AUM

互聯(lián)網紅利時期,各機構在各渠道跑馬圈地搶占客戶,按照渠道的政策去做,自然就能獲得更多流量,提升保有量。這一階段,雖然資管機構用各種營銷方式來做了用戶服務,但仍是按照渠道的要求和思路走,本質上仍是在滿足渠道方的需求。

現如今互聯(lián)網進入存量競爭時期,獲客的價格高且難度加大。資管機構需要轉變完全跟隨渠道政策投入資源去搶客源的粗暴模式,目光聚焦到存量客戶上,通過精細化運營提高客單價來提升產品保有量。

存量客戶的運營需要機構從渠道運營的思路轉變?yōu)橛脩暨\營。用戶運營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興起之后才出現的概念,用戶運營的目標并不直接導向銷售,而是以用戶為中心,以用戶的需求而設置內容、活動,最后促進用戶購買。

很明顯,單純做渠道運營的策略已經不適應當下的銷售渠道及未來發(fā)展趨勢,但是做用戶運營又面臨著諸多難點、痛點。兩難境地究竟應該怎么選,基金公司面臨時代給出的岔路口,應該怎么選?

行業(yè)現狀:代銷渠道開放性增強,銷售渠道馬太效應明顯

銷售體系搭建成熟,銷售渠道馬太效應顯現

本文討論的話題基于資管機構已形成較為成熟的銷售體系,新成立的銀行理財公司、部分券商資管子公司銷售渠道尚不完備。因為機構客戶、私募產品的銷售與大眾零售模式有較大差異,本文主要聚焦公募基金公司的零售業(yè)務。

銀行、券商、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及直銷是基金銷售的主要渠道。如圖表1所示,根據中基協(xié)數據,2020年保有規(guī)模占比分別為27.68%、9.31%、14.54%、48.03%。

基金代銷渠道中,行業(yè)集中度非常高。根據2022年三季度基金代銷百強數據,權益類基金保有規(guī)模CR5、CR10、CR20分別為43%、59%及75%。雖然較2021年初小幅下降,但是基本上可以認為是20%的機構賣出80%規(guī)模的基金。這意味著,基金公司在做代銷渠道運營時,集中資源做頭部機構是投產比高的選擇。

經過多年的渠道建設,多數基金公司已經與形成了穩(wěn)定且廣泛的代銷機構格局,超過30家基金公司與超過200家代銷機構達成合作。僅有21家基金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少于50家。

雖然直銷渠道總體規(guī)模占比一直不低,但是大部分來源直銷柜臺的機構客戶,零售客戶的保有規(guī)模不高,短期直銷渠道對基金公司來說是戰(zhàn)略意義大于盈利意義的。近兩年隨著頭部基金公司品牌出圈,直銷渠道的意義開始顯現。

銀行及券商渠道:渠道合作為主,開放性逐步提升

根據中基協(xié)公布數據,基金代銷規(guī)模百強中27家銀行的權益類和非貨類保有規(guī)模分別為3萬億、3.9萬億,分別占百強總規(guī)模的52%、28%,銀行毋庸置疑是代銷渠道的領頭羊。27家銀行渠道中,招行、工商、建行三家就占據27家銀行總規(guī)模的46%(權益類)、44%(非貨類)。雖然銀行在線上銷售布局較晚,國有大行的營銷實力不容小覷。

隨著銀行數字化轉型加速,銀行開始重視線上財富管理業(yè)務。2021年開始,部分銀行開始推出銀行財富開放平臺,邀請資管機構入駐。

經過一年多的運營,基金公司的運營小有成效。以招商銀行為例,截至12月底已有75家資管機構入駐,粉絲數總量近1600萬。

銀行及券商渠道并未形成完全市場化競爭的運營機制,仍設有準入門檻,能否入駐,獲取的資源多少需要商務關系維護。即使入駐了開放平臺,銀行平臺開放平臺建設慢、流量相對較低,基金公司在銀行的運營非常受限。

但是銀行渠道是一個新的流量入口,并且開放生態(tài)正在逐步完善,是需要重視的渠道。

互聯(lián)網獨立基金銷售機構:頭部基金公司獲取了大量用戶

截至2022年3季度,獨立銷售機構占據基金代銷百強20席,形成了2超4強的格局,權益類及非貨總規(guī)模分別占百強總規(guī)模25.8%、36.5%。頭部三方平臺螞蟻、天天均位列基金代銷前三,二者規(guī)模之和占百強規(guī)模17%(非貨類)、22%(權益類)。

三方平臺最早向基金公司開放。2017年6月,螞蟻宣布財富開放平臺正式上線,隨后天天基金也宣布上線財富號。時至今日,螞蟻及天天基金入駐的基金公司均超百家,螞蟻財富號粉絲總數上億。前幾年的跑馬圈地讓頭部基金公司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上獲取了巨額流量。

獨立三方銷售機構開放性強,開放了圖文、直播、小程序、討論區(qū)等陣地。并且運營充分市場化,螞蟻平臺推出了FICI體系,依靠各指標量化分數來決定哪家機構獲得更多資源。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下,基金公司在螞蟻平臺上熟悉了互聯(lián)網用戶的特點和互聯(lián)網營銷玩法,累積了線上營銷的經驗。

近兩年,三方平臺的流量紅利式微,加上市場震蕩,投資者熱情不再,粉絲數增長放緩,基金公司的運營轉向精細化。

直銷渠道:直銷渠道頭尾分化,微信渠道投產更高

● 直銷APP

截至9月底,基金公司及券商公司50多家運營直銷APP,頭部基金公司基本全都有直銷APP。近兩年,多家基金公司開始停止運營直銷APP。直銷平臺的投入走向兩極分化,部分基金公司在品牌和產品業(yè)績的加持下規(guī)模持續(xù)上升,于是持續(xù)加大投入。部分基金公司限于成本問題持續(xù)縮減投入,甚至放棄直銷APP。

● 微信平臺

微信域內可實現豐富營銷玩法。微信域內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網站、微信視頻號、小程序等陣地聯(lián)動,打造開戶、交易、用戶陪伴等豐富營銷場景。微信小程序能夠進一步豐富營銷玩法,促進基金銷量提升。

服務號:從非貨基金規(guī)模前50名的基金公司服務號發(fā)文情況來看,2022年7月至9月期間,平均每月有43家機構發(fā)布394篇文章,平均閱讀量超3000/篇。發(fā)文趨勢穩(wěn)定,用戶已然具有一定的黏性。各機構對微信公眾號運營已經十分成熟。

絕大部分基金公司通過前期的渠道運營已經拓展了非常完備的渠道體系,并且頭部基金公司在各渠道已經積累了不少的用戶,并形成了常態(tài)化的用戶運營模式。

公募基金行業(yè)的銷售渠道的布局基本已經完成,因而接下來的工作開始轉向渠道的精耕細作。未來,基金公司的絕大部分規(guī)模增量將來自用戶運營而不是渠道拓展。

行業(yè)案例:頭部基金公司在重點渠道用戶運營投入大

直銷渠道:廣發(fā)基金——直銷生態(tài)持續(xù)投入

廣發(fā)基金的直銷規(guī)模一直位于行業(yè)前列,且很早就開始構建直銷銷售體系,我們從廣發(fā)基金的直銷渠道分析來看頭部機構的直銷現狀。

● 直銷APP

廣發(fā)基金的直銷APP于2013年上線,是基金公司中較早一批投入做直銷APP的基金公司。

2013—2019年,廣發(fā)基金直銷APP圍繞著“賣基金”的需求搭建各類基礎功能及體驗優(yōu)化,重點在于賬戶開設、登錄及基金查、存、取。

2020年開始,直銷APP從用戶的理財場景出發(fā)去設計工具,如親子理財、理財助理。特別是2022年,廣發(fā)基金對基金投顧頁面做了許多打磨升級,如投顧體驗金、智慧教育金投顧、超級定投家等等。

直銷APP的運營思路逐步發(fā)生轉變,從賣產品向財富管理的方向去做直銷渠道的運營。

● 官網

官網是廣發(fā)基金最早上線的直銷平臺,用戶可以在基金公司官網直接交易。由于網站不能持續(xù)觸達用戶,并且用戶群體使用習慣向移動端遷移,目前基金公司的官網的作用品牌宣傳大于銷售。

廣發(fā)基金的官網由首頁、個人理財、高端理財、企業(yè)理財及關于廣發(fā)5個頁面組成,這個設計是傳統(tǒng)的業(yè)務模塊的思路,也符合使用官網交易的用戶群體使用習慣。

● 微信平臺

廣發(fā)基金在微信平臺的運營陣地包含公眾號、視頻號、小程序及企業(yè)微信。其中廣發(fā)基金服務號是直銷主陣地,服務號可以理解為“精簡版”的APP,將APP的主要功能提煉放在服務號菜單欄。用戶綁定賬號后即可以通過微信推送消息給用戶。微管家、牛基投資社定位資訊和投教服務,并通過企業(yè)微信在社群和微信朋友圈做用戶的綜合服務。

總體而言,廣發(fā)基金的直銷渠道已經從“搭渠道賣產品”轉變到“完善渠道,提供財富服務”。

代銷渠道:頭部公司覆蓋廣,中小機構選擇重點渠道運營

經過數十年渠道拓展,大多數基金公司渠道覆蓋非常廣。據Wind數據,截至2022年底,74家基金公司合作代銷機構超過150家,12家基金公司合作機構超過250家。合作代銷機構數最多的分別是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合作機構數分別為343、324、300家。

頭部基金公司的渠道運營覆蓋廣度已經很高,難有較大突破。要想持續(xù)提升在代銷渠道的銷量,在代銷渠道的下一步重點工作應該是加強重點渠道的合作深度。

在重點渠道合作方面,基金公司也積極跑馬圈地,以開放平臺為例,如圖表11所示,統(tǒng)計部分頭部基金公司在重點開放平臺入駐情況,博時基金、南方基金、鵬華基金等頭部公司均入駐了數十家機構,包含三方平臺、銀行及券商,并且通過一段時間運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用戶數。

螞蟻及天天基金開放平臺銷售規(guī)模高,因此大部分機構在這兩個平臺投入非常高。以螞蟻為例,2022年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創(chuàng)金合信基金發(fā)布文章超1500篇。36家財富號發(fā)文數超500篇,可見發(fā)文頻率非常高。

統(tǒng)計非貨排名前十基金公司2022年在螞蟻平臺的直播、視頻、文章以及小程序數量,運營頻率非常高,投入資源也很多。

展望:用戶運營符合財富管理轉型需求

用戶運營是大勢所趨,需要持續(xù)投入

在財富管理轉型的大趨勢下,資管行業(yè)正在從單純的產品提供方向“資管機構+財富管理機構”轉型。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yè)銷售業(yè)務線的人員編制也在悄然轉變。電商部(互金部)人員不斷擴充,做理財直播、內容運營等崗位持續(xù)擴編,整個行業(yè)趨于重視線上渠道的運營。

我們認為,接下來資管機構要不遺余力地做用戶運營。

首先,用戶運營是財富管理轉型過程中的必然趨勢。資管產品依賴管理費盈利的模式要求基金公司不能只看短期銷量,而是看長期保有量。僅靠商務關系獲取優(yōu)質流量位帶來的銷量是不長久的,并不能保證用戶的持有時長。我們認為未來基金規(guī)模的增量的絕大部分將來自用戶運營,需要基金公司提升售后的服務和深度陪伴。

其次,基金公司對渠道的把控力非常有限。基金公司自成立以來在渠道的議價能力并不強,渠道本身的銷售能力及對基金公司的政策均處于變動之中,商務關系并不能完全保證銷量。相反,用戶運營則可以通過長期的工作與用戶建立深度的聯(lián)系,并且用戶運營是可復制、可推廣的,累積下來的工作方法可以推廣到各個銷售平臺。

除此之外,在基金投顧業(yè)務中用戶運營舉足輕重。基金投顧產品差異將縮小,將更多比拼的是“顧”的能力,要想在基金投顧業(yè)務謀得一席之地,需要提前修煉用戶運營的功力。

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渠道拓展與用戶運營同時進行

雖然我們認為用戶運營是財富管理轉型過程中的必然趨勢,但是面對現實,做用戶運營仍是困難重重:

(1)代銷平臺自主運營性有限,想要跨平臺協(xié)同做用戶運營太難。
(2)基金公司內部對用戶的服務部門眾多、業(yè)務模塊細分,難以協(xié)調運營。
(3)基金公司的核心是產品,銷售部門本身的職責定位就需要根據公司的產品節(jié)奏來運營,難以真正地使用用戶運營思維做運營。

用戶運營雖然是長期趨勢,但短期行業(yè)內重渠道的意識難以改變。很長時間我們需要做的是渠道拓展和用戶運營同時進行。在二者并行的期間,機構需要提前投入部分資源去做嘗試和布局,逐步改變戰(zhàn)略。

短期內做用戶運營的三個趨勢

(1)專屬化:充分利用平臺開放能力,差異化渠道建設

重點渠道需要差異化進行用戶運營,前面我們說到,基金代銷行業(yè)高度集中化,基金公司重點投入頭部渠道是高產出的,應該利用頭部渠道的平臺能力去做差異化運營。

(2)完備化:銷售體系全盤部署,全面覆蓋客戶需求

基金產品銷售、客戶服務、用戶投教三個職能面向的用戶是一致的,但是在基金公司內部卻是分立的。需要有對用戶的全盤部署和內部系統(tǒng)平臺,在合規(guī)的前提下進行用戶信息共享、用戶服務規(guī)劃。在滿足用戶需求,覆蓋用戶全生命周期的前提下,不要過度營銷和打擾。不僅要重視前端內容輸出,更要重視效果分析、復盤,做好長線的用戶營銷。

(3)科技化:強化數字化手段,加強投資者陪伴

千人千面、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用戶服務上的應用要求對用戶的服務更加個性化、智能化,如面向投資者的智能助理、智能客服等等。同時機構內部也需要通過技術提升營銷的合規(guī)、安全和高效,如建立營銷中臺,提升內部營銷物料審核、生產、發(fā)布的效率。道樂研發(fā)的金融數字營銷平臺樂搭,可以智能生產和發(fā)布營銷內容,幫助資管機構提升效率,針對不同的用戶提供千人千面的內容和服務。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道樂研究院 發(fā)表,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信息網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果您發(fā)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Tags:[db:TAG標簽](1451711)

轉載請標注:信息網——存量時代,渠道拓展退場,用戶運營崛起?

搜索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